从土木匠到葡萄王
十五年前,他骑着自行车,带着徒弟,走村串户,为邻里乡亲的日用家什而奔波糊口;十五年后,他驾驶着轿车,载着妻子,周转省内,为萧山、台州的专业大户传经送宝。---他就是浦江县白石湾葡萄合作社社长甄根来。
木匠师傅种葡萄
上世纪七十年代,十七岁的甄根来初中刚毕业,父母就安排他去学木匠。因为天资聪明、头脑灵活,甄根来经过三年的刻苦善学后,不仅擅长于木椅桌凳等日用木器的精工细作,而且连木犁、树耙、水车、风车等大难度、高水平的农家大件也得心应手。
冬去春来,寒暑交替。甄根来骑着自行车,带着徒弟,走村串户,为东家制作桌椅、为西户设计风车,木匠师傅的名气虽然在邻近乡村越做越大,但当年每天辛辛苦苦的工钱仅一元五角;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后,甄根来在做手艺的同时,每天起早摸黑用心打理自己的责任田,因此,他种的粮食比别人的高产、他栽的棉花比人家增收。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,粮食满仓的甄根来发现种植葡萄效益较好,就在自己的责任田里栽下了巨峰葡萄苗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。经过三年的精心管理,甄根来的葡萄亩产值就达到了8000余元;第二年上升到一万元。
从专业户到合作社
尝到甜头的甄根来,种葡萄的热情越来越大,2003年底,他又从周边农户手中转包了土地,并从邻县的诸暨引进了晚熟新品种——美人指。
为进一步提高葡萄的品质和产量,在县农技干部的指导下,他又毫不犹豫地投资一万余元,准备了毛竹、水泥柱;采购了铁丝、塑料布,对葡萄果园实行了“穿衣戴帽”——进行避雨栽培。村民们戏称他为“木匠葡萄”。因为上半年他忙于葡萄的田间管理,是名正言顺的专业户;下半年他仍与木头、斧头打交道,是名副其实的木匠师傅。
要说甄根来从木匠师傅真正转身成为葡萄王应该是在2006年,因为这一年,由于天道酬勤,他的葡萄收入达到了八万余元,也正因如此,终于使已进入知命之年的甄根来果断决定:放弃三十多年的木工活,改行种葡萄。开弓没有回头箭——说干就干。这年秋天,他与几位亲朋好友一起投资五十余万元,跨乡镇从浦南街道办事处余间村流转了120亩土地。为延长葡萄的采摘上市期,甄根来在县农业部门的牵线搭桥下,先后从外地引进并栽种了早熟品种醉金香、无核葡萄夏黑、中熟品种巨峰和晚熟的美人指等众多品种,使葡萄的采摘上市期由原先不到一个月延长到两个多月。为开拓市场销售渠道、做大打响自己的葡萄品牌,甄根来又因地制宜、因势利导地在成立了白石湾葡萄专业合作社的同时,又成功注册了“白石湾”商标。
走南闯北葡萄王
日积月累,虚心好学的甄根来在葡萄的日常生产、管理和实践中,逐步摸索并掌握了一套种葡萄的绝活,他种的葡萄不仅个大皮薄、甜度适中,而且商品性好,因此,虽然他的葡萄价格比人家的高,但消费者仍络绎不绝,当地的、义乌的、杭州的许多客户和客商纷纷慕名前来采购,并因此带出了南北两个“葡萄徒弟”。
台州市三门县六傲镇下羊村的叶勇,原来是在当地开砖瓦厂的,2009年夏天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与朋友一起慕名来到浦江县白石湾葡萄专业合作社的果园采摘,在现场品尝了甄根来的葡萄后,赞不绝口,并表示要拜其为师,回老家发展葡萄,甄根来以为年轻老板是一时心血来潮开玩笑,就满口应允。谁知不到两个月,对方真的带着150亩土地的二十年承包合同书前来商谈。见其真心诚意,在前往当地现场考察后,甄根来胸有成竹地当场表态:葡萄你种、技术我管,效益差、分文不收;效益好、服务费随你出。性格豪爽的俩汉子一拍即合。于是,冬天清园、消毒、盖大棚;春天摸芽、定梢、缚枝条;夏天疏果、用肥、防病虫;平时半月一次果园手把手的现场辅导;遇到困难,随时随地手机临时咨询、现场排忧解难。去年是葡萄投产的第一年,平均亩产值就达到了一万元。君子无戏言。去年的腊月二十七,叶勇果真载着羊肉、海鲜和一个“特大红包”前来致谢。
无独有偶。萧山市戴村镇上董村的董金良,原来在萧山从事装潢行业,2009年在走亲访友时得知:甄根来的葡萄行情特别好后,也要求拜师学艺,在甄根来的精心指导下,投产第一年,亩产也达到了一万余元,师徒俩一合计:今年,董金良又新发展了100亩大棚葡萄,配种了早、中、晚五个葡萄品种,成立了专业合作社,注册了“清山湾”葡萄商标。
“只要农户对种葡萄感兴趣,我愿尽我所能,帮助大家共同走上葡萄的致富路”。为方便外出技术辅导,去年,甄根来还特意学了驾照,自购了新车。